日本的小算盘不可能成功
今天有一个消息:本田宣布放弃氢燃料汽车。而就在几个月前,丰田还一直在强调纯电没有前途。
日本早该认清现实了,就算氢燃料汽车能搞起来,也一定不是日本,技术的先进没有多大意义。
这件事实际影响不大,象征意义极大。
日本作为一个一百多年里崛起过两次的国家,到现在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,日本的体量和位置就决定了,日本绝不会成为世界的主角。但是日本总是想着把一项技术做好,然后就能实现逆转。
日本的动画也经常有这种情节:日本或者某个小国,掌握了一项领先世界的技术,然后就能跟其他大国斗争的有来有往,还能让其他大国服软了。
这就是做梦了。先不说技术上可不可行,就算日本真开发出来了,甚至是可控氢聚变技术,那等待日本的也只能是要么亡国、要么交出技术。
认清现实,看清楚自己能吃多少饭,对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。这方面英国就做得很好,在失去日不落帝国地位之后,立刻认清了现实,非常好的处理了同下一个霸主美国的关系,重新给自己在世界上找到了舒服的位子。
在这方面,日本就差的多了。当然,也跟日本受困于美国,离中国又太近,至今不自由有关。
回到氢燃料汽车本身,首先这项技术没有丰田宣传的那么成熟,有两大非常致命的缺点:
一是能源转换的效率太低,相对汽油车没什么优势;
二是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至于铂催化高昂的成本反而不算什么了。这就决定了,这项技术在乘用车上就完全没有前途,注定是失败的。
丰田MIRAI氢能源汽车。在日本裸车价折合人民币48万
更关键的是,日本作为一个相对的小国,根本没有资格进行推动产业革命。
技术并不是先进就一定能赢,天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进去,不是先进的也能砸成先进,比如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,平时都说开发一款新疫苗需要多长时间,结果不顾成本的砸下去,不到一年全世界出现了多少种?已经注射的疫苗都几十亿支了。
技术,尤其是氢燃料汽车这种偏向于应用的技术,市场的支持才是第一位的,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转换为盈利,一定后继无力,白白浪费宝贵的资源。
日本加氢站
可以说,日本在氢燃料汽车方面的先进反而逼死了这条路线。
汽车用什么样的能源,是有选择的,不像某些领域没得选,比如芯片。像这样有多种选择的领域,根本不适合日本这样没有足够市场和实力的国家。
无论日本技术再先进,大市场的所有者只要不愿意让日本站在头顶上,就一定不会接受日本的这条路线。
那日本氢燃料汽车死掉又有什么奇怪呢?
除非日本愿意主动把技术交出来,跟任何一个拥有庞大市场的国家密切合作,老老实实当一个小弟,比如我们就曾经跟日本商量过氢燃料技术转让的事。
但是对于日本这样有着赌国运传统的国家,总想着在某些小地方搏一把,想着吃独食,那就啥也别吃了吧。
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,进入21世纪后,各种技术革命,日本看上去屡屡赌错,根本就在于大市场不愿意便宜了日本。
所以,日本把氢燃料研究的那么好,那中美欧就搞纯电,一个小国还想让大国跟随他们的技术路线、让小国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,这怎么可能呢?
就像通信产业上,能够进行国际标准博弈的有且只有中国、美国、欧洲三家,连俄罗斯都没什么话语权。
更加重要的是:纯电或者说锂电已经有非常完美的技术路线了,就等着后人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。
现在的锂电还仅仅是最初级的阶段,但已经在续航、效率上不弱于氢燃料,在经济性上更是凌驾。更高的阶段也已经有了路线图,比如下一步的聚合物固态电池技术、氧化物固态电池、硫化物固态电池等等。一旦发展到最终的硫化物固态电池,续航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公里,满充只需要几分钟。
纯电电动车,在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的超高压输电网络、新能源等体系支持下,将形成完美的闭环。这可比氢燃料这种需要庞大投资、重新构建一套完整体系要容易得多。
国家大了,还有一个日本这种小国家无法比拟的,那就是不需要选择,全部都要。
比如氢燃料,现在两桶油已经在全国开始改造氢燃料站,仅仅今年要完成的,就是日本现存的上百倍,然而这仅仅是两桶油发展投入的九牛一毛,一步闲棋罢了。
那么氢燃料真的就没用吗?
当然不是,得看用在哪里。
比如氢燃料完全可以用在商用的货车上,依托高速建立加氢站,这也是两桶油布局的重点。
但真正有价值的其实是储能。
电力生产最头疼的就是波峰波谷的平衡问题,中国大力发展的光伏也存在怎么储能的问题,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预设方向,只要能有利于解决问题都可以尝试,国家电网也给了很不错的补贴。
所以就有了如宁德时代在全国正在兴建的100MWh大型锂电池储能项目,以及一些电池梯度利用的分布式储能。
还有更加纯粹的抽水储能,就在上个月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已经开始投产发电。
氢燃料更大有可为,原本氢燃料汽车能源转换低、需要兴建大量配套设施的问题,换到储能上就都不是问题了。
总之,很多事情,小国是做不来的。
这也是为什么,能够在国际上博弈的国家,越来越少了。
其他文章推荐